发布日期:2025-06-25 19:07 点击次数:100
上周我的同事带着他养了8年的东德牧羊犬“纳什”来到我家,当时狗的状态非常不好,狗子趴在笼子里一动不动,我当时一看也一时没有解觉方案,于是赶紧和他一起把狗带到了宠物店,经过检查发现,“纳什”已经到了肾衰竭晚期,看着可怜巴巴的“纳什”,同事红着眼眶念叨着:“我都是按照专业的养狗方法喂的啊,每天都是新鲜的生骨肉,我的狗也是纯种的,有证书的,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在东德牧羊犬这个圈子里,这种情况很常见,虽然东德牧羊犬被称为“犬界特种兵”,但是统计的平均寿命居然比金毛寻回犬少3年,真正的问题其实可以从3个“专业陷阱”中找出来。
一、3大“专业陷阱”展开剩余86%1、基因陷阱
养纯种德国牧羊犬的人都知道,小狗在满12个月以后,需要接受CSV德国牧羊犬协会的髋肘检测,然而很多德国牧羊犬都会出现髋肘检测不合格的情况,展示系德国牧羊犬出现这种情况的更加多见,据统计,德国牧羊犬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发生率居然高达惊人的25%,这其实跟德国牧羊犬的矛盾繁殖史有很大的关系,纳粹《军犬优选繁育标准》非常强调咬合力和运动性能,然而过度的运动就埋下了关节病的隐患。
2、喂养悖论
正常情况下,成年东德牧羊犬每天只需要喂一次就够了,但是多数犬主依然信奉“多喂才强壮”的喂养误区,不断的给狗吃,甚至将大量高热量的食物喂给东德牧羊犬吃,造成的问题就是大家的东德牧羊犬都超重,要知道成年东德牧羊犬每超重1kg,就等于人类负重10斤爬楼梯,除了增加四肢的负担以外,肠胃不好也是东德牧羊犬的通病,肠胃病也是东德牧羊犬的高发病,也正因为如此,让这个犬种的平均寿命缩短2.3年。
3、监测漏洞
很多东德牧羊犬在年纪大一些以后,会出现肾衰竭的情况,其实83%都是由牙周病引发的,东德牧羊犬作为出色的工作犬,经常需要咬防爆护具,这让狗的牙齿磨损很严重,增加了藏匿病菌的情况,很多人直到看到狗拒食以后才重视,然而此时狗的肾脏其实已经有了70%以上的损伤。
二、3大解决方案1、智能血统管理,从只会看证书到能读懂基因
之前的血统证书只能是犬只身份的证明,只能查询近几代家谱,我们无法利用血统证书查看犬只是否存在着遗传病,不知道犬只的生长发育是否符合德国牧羊犬的要求,如今通过埋植芯片、髋肘检测、DNA双亲比对等技术的加入,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知道犬只的身体状况,还可以在配种前进行AI模拟,从而能够了解到二者后代的情况,通过近几年CSV德国牧羊犬协会的管理,目前德国牧羊犬髋关节发育不良率已经有了很明显的降低。
2、动态营养调控,合理利用科技产品嗯。
东德牧羊犬作为工作犬,它对运动量是有需求的,然而大家喂养环境不同,每条东德牧羊犬每日所需摄入的钙磷比是不同的,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我们不是大夫,也不是营养师,很难去精准的把控到每条狗所需的钙磷比。我有一个之前的客户,他就合理的将科技产品运用到犬只的喂养当中。他为自家的东德牧羊犬购买了智能喂食器和运动监测项圈,并且将二者进行联动,通过利用AI工具监测自家小狗的每天运动量,从而自动的调整食谱。他的小狗在6个月的时候,设备发现钙摄入超标,自动发出预警,并对食物进行调整,避免了骨骼过早闭合的风险。另外,玛氏研发的Poopscan粪便分析工具也非常实用,它可以通过观察狗子的粪便判断狗子的消化情况,通过工具观察要比人眼靠谱10倍,甚至还要多。
3、行为数据预警,从盲猜情绪到计算压力
在一些警队,很多训犬师都会给警犬佩戴智能项圈,这种产品不仅可以通过监测心率变异率判断狗的应激水平,还可以通过狗的吠叫频率分析出狗的焦虑指数,去年南方的一个警犬队在一次台风中遇到了紧急情况,智能项圈提前48小时已经到有3只正在生产的种犬出现“躲藏时长增加和舔爪频率异常”等抑郁前兆,兽医赶忙为这3条狗进行了检查,及时给出应对方案,这才避免了出现繁殖中断的情况。
三 、注意事项1、警惕伪科学
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赚钱,在数据上造假,之前就遇到过一件事情,一个基因检测认准CMA认证实验室,某宝上只需要花费99元就可以买到数据,但其实那个数据是使用仓鼠的基因库充数的,并不是犬只的。另外,很多人买东西都为了贪便宜,一些智能项圈看起来挺好,但是传感器精度不够,测出来的结果也不准确,之前深圳一家作坊做出来的智能项圈居然把狗打哈欠识别成了心脏病,可把犬主吓得不轻,像这样的智能项圈还不如不买。
2、数据不是万能的,一定要结合经验
去年AI火爆全网,很多犬舍一头扎进里面,希望能成为AI养狗的领路人,然而由于他们过分相信AI,给所有的幼犬都使用了AI推荐的一款狗粮,结果有3只幼犬出现了缺钙骨折的情况。而一些养狗的老前辈,他们可以通过观察狗眼屎的状况识别出狗是否感冒,这个能力AI短时间内是无法替代的。
四、总结东德牧羊犬虽然被称为犬类的特种兵,也成为军犬、警犬的热门选择,但是我们作为犬主不能光指望着犬只自己天生抗造,老一辈人经常骂智能项圈是智商税,而年轻人却觉得老一辈人的方式是不科学的,我们要学会合理利用科学对犬只进行培养,我们既要保留前辈们传承下来的经验,也要结合科技工具带来的便利,不要过于纠结二者该如何选择,将二者结合起来岂不是更好的方式吗? 我在网上看到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的一项研究数据,将AI繁育和动态影响调控结合起来的全社,他们有望在2030年,将东德牧羊犬的平均寿命拉到15岁,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
最后再说一句掏心掏肺的话,无论是使用传统的经验喂养,还是使用AI科技,我们的目标其实都是一样的,就是让这些不会说话的伙计们,能够多陪我们几年。
你养狗是纯靠经验,还是结合AI科学呢?你养过的狗中,陪你最久的养了多少年?
发布于:山东省